女儿全红婵夺冠后的第二天,全文茂照旧骑车直奔家中的橘子地,“不能由于她拿了冠军,我连活都不干了”。
但是不断响起的采访电话打断了他的劳动,面临出人意料的聚光灯,他和女儿相同,有些严重无措。
2021年8月5日,14岁的全红婵以改写国际纪录的466.2分,取得东京奥运会女子十米台跳水冠军。
鲜花和掌声随之而来,人们乐于叙述全红婵命运包围的要害点——一位村庄女孩,凭仗惊人天分被体校教师选中,进入广东省队,拿下全国冠军,奥运夺金。就连教练都不由得慨叹,“她是最走运的女孩”。
仅仅走运背面除了天分,还包含日复一日的极力,和适可而止的机遇。
少女就此攀上顶峰,但故事远未完毕。在教练眼中,“全红婵还未到最安稳的时间。”青春期发育、调整心思状况,未来还有一道道关卡,亟待突破。
而在冠军的起点,湛江市体育运动校园,还有更多的“全红婵”正在跳水池中吃苦操练。未被看见的角落里,孩子们等待着“走运”再次来临。
在湛江市体育运动校园操练跳水的全红婵。受访者供图
水花、焰火、闪光灯
假如不是由于全红婵,鲜少会有外人来到迈合村。
村庄被农田包围着,一条主路通向城区,夏日轿车奔驰而过掀起一阵热浪,农忙季,小路上只要摇着蒲扇的白叟,和捉虫子玩乐的孩提。和我国大多数村庄相同,这儿的年轻人外出闯练,上一辈多在家服侍着赖以生存的土地。
顺着村口向前走上五百米,就到了全红婵的家。门前院里几棵大树讳饰出一片阴凉,红砖墙围着一栋白色二层小楼,夹在四周新建筑的高楼中心毫不起眼。父亲全文茂个子不高,浑身晒得乌黑,正在打扫屋后的鸡舍。
夺冠之前,全红婵留给迈合村乡民的形象仍是“瘦瘦小小的一个姑娘”。“其时也就这么高”,一位乡民用手比划着膝盖方位,“和村里其他小孩也没什么两样”。
有乡民极力从回忆中搜索着全红婵异乎寻常的当地,仅有或许和竞技体育有关的是,“村里春节唱戏,她就在戏台下面跟着翻跟头”。
假如东京奥运会未曾延期,14岁的全红婵也不会站上最高领奖台。
2021年6月,我国国家跳水队内部发布了东京奥运会出征名单,全红婵名列其间。而就在三个月前,她才刚刚和队友庆祝完14岁生日,到达奥运会对参赛运动员的最低年纪要求。
得知自己行将参与奥运会,全红婵仍是一副懵懂容貌。音讯宣告时,主管教练何威仪看向她,女孩眼睛亮了一下,随即又康复了愣愣的神态。“她知道自己要去一个很重要的竞赛,但对这件事没有详细概念。”
但乡亲们现已预备好了。作为“我国跳水之乡”,湛江走出过劳丽诗、何冲两位奥运冠军,现在等待来临到全红婵身上。家园迈合村早早挂出“恭喜全红婵经过奥运选拔赛”的红条幅,参赛名单正式发布后,又立刻换成了“预祝全红婵奥运取得佳绩“。
决赛日下午,全氏宗祠门前可贵的火热,大电视摆在广场上,人越聚越多,连邻村的人都跑来助威,村干部发完了两箱小红旗,又紧迫找来一千个口罩。
全红婵的每一跳都会引起一阵喝彩。第2跳满分,第4跳满分,最终一跳,少女如一柄白腾空而起,妥当旋转,直直地刺进水中。依旧是满分。
迈合村完全欢腾了,喝彩声盖过了成果播报。东京赛场和湛江市体育局,闪光灯一起亮起,镜头对准了被教练高高举起的全红婵,父亲全文茂激动地跳了起来。
庆祝夺冠的红条幅早就做好了,村口立起“恭喜全红婵勇夺第33金”的宣传牌,全家宅院里的大树也被围上印有全红婵相片的红布,乡民们自发买来焰火,放了整整一夜,议论的论题都是“全红婵可真有长进”。
全文茂的表亲兄弟凑钱在酒楼摆了十桌宴席,又连夜找人将全家宅院修整成水泥地,为了“摄影美观,不给红婵丢人”。
3000公里外的东京,火热心境还未传递到女孩身上。赛后采访中,全红婵“想去游乐场”,“练得我好累啊”,“想挣钱给妈妈看病”的童真讲话与赛场上的沉稳体现构成激烈反差,一再登上热搜——家境清贫的少女,凭仗天分“鱼跃龙门”,与此一起还保留着令人疼惜的孩提性情。
全红婵因而成了“走运之星”和“流量暗码”。各地赶来的人在全家宅院里外围了几层,拉着全红婵母亲与奶奶合影,网红举着手机挤进人群,企图经过直播涨粉,生疏人闯进家门,被拦下后又趁人不注意爬上二楼持续拍照。
女儿夺冠后的第一个晚上,全文茂一家人既振奋又惧怕,“深夜三点门外还有很多人在尖叫”。有人乃至自备锅碗瓢盆,在全家门口蹲守了三天三夜。
一条张狂撒播的短视频中,还有人宣称当地房地产商送给全文茂一套房、一间铺面以及20万元奖金。
全文茂脸都憋红了,挺直了身子解释道:“是有人要给我20万元,我说你有这个心很好,我能够跟你合影,钱我不能收。至于车跟房,我见都没见过,我不或许消费我女儿的荣誉。”
直到8月8日,村干部不得不在村口支起桌子,禁止外人进入,失控的局面才暂时缓解。
8月8日,不少人专门前往迈合村村口宣传牌处合影。新京报记者 马延君 摄
第一次跳动
湛江市体育运动校园是全红婵的起点。比较具有室内跳水馆的其他校园,这儿的条件不算好——露天跳水池,飞虫漂浮在水中分外显眼。雨天、冬天无法操练,夏日酷热,铁制跳板被晒得发烫,学生们只能用毛巾挤水给跳板降温。
校长黄科直言,换一次池水要一万元,校园资金有限,素日里只能将池水过滤运用。室内操练馆的垫子也已陈腐,空气中掺杂着汗液终年累积的滋味,在这儿,全红婵和29位队友度过了近四年的操练韶光。
2014年,启蒙教练陈华明前往迈合小学寻觅跳水人才,这项作业现已进行了几十年,每到夏日招生,体校教师都会驱车前往各村镇,在七八岁的孩子中,寻觅潜在运动人才。
他被正在跳房子的全红婵招引住了。“跳得那么轻盈”,女孩双手前后摇摆,向前一跃,落地时简直没有动静。正式挑人时,他最早前往全红婵地点的班级,目测了她的体型,“线条美,身段偏瘦,手臂长,每一项都完美契合跳水运动员的要求”。
到了立定跳远测验环节,其时7岁的全红婵身高1.2米,跳出了1.76米的成果,“比男孩跳得还远,迸发力极强,身体素质也好”。陈华明知道,自己挑对人了。
虽然现已对媒体复述过无数次选中全红婵的阅历,再提起此事,陈华明仍是难掩激动,“不是每个孩子都有如此天分,一起又能被教练开掘。”
送女儿去学跳水,全文茂并没有太多宏愿,“选上就去呗,横竖有书读”。全红婵在家排行老三,上有哥哥姐姐,下有弟弟妹妹,43岁的全文茂终年务农,照顾家中的橘子地,妻子在市里打零工,一起支撑五个孩子上学,夫妻俩有些费劲,体校费用更低,每月都有饭费补助,问询女儿志愿后,工作很快便敲定下来。
全红婵挑选前往体校的理由则更不加粉饰,“小时候不太乐意学习,感觉跳水就不必学习了”。
在全文茂形象中,女儿全红婵“是一个听话、明理、温顺的女孩”。夫妻俩每日为供养父母与儿女奔波,很少有时间和精力重视孩子们的生长小事。就连想去游乐场抓娃娃的希望,全红婵也从未在家中提过,母亲只依稀记住她“喜爱吃小卖部五毛钱一包的辣条”。
但在湛江市体育运动校园,全红婵的形象是立体、鲜活的。教练陈华明记住她“性情很强的,小孩子们打打闹闹,没人能欺压她”。一起操练的同学也知道她“爱说爱笑,爱吃零食,还爱打游戏”。
进入体校,最开端的操练是游水和体能。全红婵每次都首先跳进池中,室内操练时,她的动作总是最规范,从未喊累。在陈华明看来,她具有成为专业运动员的条件——不畏苦,具有激烈的爱好。
那两年,54岁的陈华明每天下午都会坐在跳水池边,看着孩子们在水中游动。跳水运动拼天分,拼极力,也拼领悟,即便是最有经历的教练,也无法判别哪个孩子会在某个时间“忽然开窍”,锋芒毕露。
这样的日子,陈华明过了整整三十余年。13岁进入北京八一跳水队,24岁退役回到母校执教,陈华明见证了我国跳水工作从无到有的开展,“1970年前后,八一跳水队还没有自己的操练场,只能借用游水队的场所,受场所约束,队员练一米板时就不能练三米板”。
直到1984年,周继红在洛杉矶奥运会夺得女子单人跳水十米台冠军,紧接着高敏、许艳梅又在汉城奥运会取得两枚金牌,我国跳水“梦之队”的名号才逐步打响,各省市跳水队的操练条件逐步改进,国际大赛上呈现的我国跳水选手也越来越多。
2016年,陈华明的学徒、20岁的跳水运动员郭艺回到母校执教。从湛江市体育运动校园走到全国冠军,郭艺和大多数一般跳水运动员相同,退役后挑选转型教练。
第一次和学生们碰头,没等陈华明介绍,他就猜出了哪个是教练常常提起的全红婵。女孩确实具有拔尖天分,在跳水的体系操练中,她比其他孩子更快地登上了三米台,紧接着又是五米、七米。
正式操练不到一年,郭艺就提出让全红婵试试十米台,女孩顺着狭隘的梯子蹭地跑上去,绕过五米台、七米台、站在最高点,没有犹疑,嗖地跳了下来。
8月10日,郭艺需求调查30位队员的操练动作。新京报记者 马延君 摄
冲向最高点
2018年是全红婵命运的转折点。进入体校5年,她现已能自若地从十米台跳下,规范地做出翻转动作。陈华明和郭艺决议,让她到省队承受更专业的操练。
直到现在,她的主管教练何威仪仍是很幸亏两位启蒙教练的挑选,“以往省队都是经过竞赛成果选拔队员,要不是他们自动把孩子送过来,咱们或许就失去这个奥运冠军了”。
在水平更高的广东省队,全红婵的天分优势也非常杰出。但是,要进入专业运动员队伍,光靠天分是远远不够的。
熬过绵长单调的基础操练是第一道难关,刚到生疏环境,11岁的全红婵只能向最了解的郭艺求助,她叫他教练,有时也叫“哥哥”,“郭爸爸”。“操练实在太累了,我习惯不了”。
每天六点半出早操,操练跳台400次,陆地上跳300次,水上跳100次的日子,郭艺过了十年。高强度、长时间重复的动作最锻炼运动员的毅力。耐力与劳累一起在体内累积,郭艺说,刚退役时,忽然松懈下来,他睡了整整一个月。
8月10日,正在操练倒竖的跳水队员。新京报记者 马延君 摄
这是旁人无法处理的问题,郭艺安慰全红婵每天想着“先挺过今日,再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,想到达什么方针。”。
没人知道女孩是在哪个时间“完全挺曩昔”的,那是她仅有一次向郭艺诉苦,偶然和体校同学打游戏是她为数不多的放松时间,她也再未提过无法习惯的论题。
两年后,全红婵的操练初见成效,何威仪决议先让她测验2021年陕西全运会。而在此之前,全红婵需求先参与三场奥运选拔赛,堆集大赛经历。
2020年10月,第一场奥运选拔赛中,全红婵拿下冠军,并因而当选国家队。但在三个月后的第二场奥运选拔赛中,由于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的动作失误,全红婵只得到第五名。
跳水竞赛中,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的动作被称为207c,难度系数较高,为了完结这一动作全红婵操练了整整九个月,直到第一场奥运选拔赛前三周才完全学会。
竞赛完毕后,何威仪发现女孩好像被这个动作困住了,“她每天爬上十米台,不断地练,正常每天跳五遍,她要跳十遍。”
打败心魔,战胜对失利的惊骇,是专业运动员要面临的第二道难关。郭艺猜到全红婵或许会对207c动作发生暗影,特意提示她,“感觉哪里不对,要及时和教练交流”,何威仪也在台下,一遍遍纠正着动作的每一个细节。
到了第三场奥运选拔赛,全红婵再次拿下冠军。两个冠军的成果,让全红婵有了冲击奥运会的或许。
但拿到入场券,何威仪还有些不敢相信,究竟全红婵是仅有没有国际大赛经历的备选运动员。我国跳水队领队周继红称全红婵“让人眼前一亮”,她斗胆重用新人,也让全红婵迎来了命运包围的要害时间。
奥运名单发布后,何威仪为全红婵预备好前往东京所需物品,单独回到广东。2021年7月,全红婵踏上征程。
奥运会预赛成果不算太好,207c动作再次失误,教练们纷繁发来信息吩咐,“稳住,就像平常操练相同,跳好五个动作就能够”。
半决赛,又是207c动作欠佳,只拿到了70.95的分数。到了决赛,三位教练守在电视机前,都为第三跳的207c胆战心惊,场边观战的奥运冠军施廷懋、谢思埸屏住了呼吸,国家队教练刘犇也目不斜视地盯着全红婵。
几秒钟后,女孩垂头走向跳台,神态严重地盯着台面,深呼吸,回身,毫不犹疑地起跳,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,猛地扎进水中。场边手举国旗的人群瞬间迸发喝彩,教练们也露出了笑脸,他们知道,“冠军拿定了”,全红婵真的冲向了最高点。
“会有不同的人生”
奥运竞赛完毕第二天,湛江市体育运动校园跳水台挂上了“我以红婵师姐为荣”的横幅,每个小队员都比以往跳得愈加卖力。
8月10日,湛江市体育运动校园跳水台挂上了庆祝条幅。新京报记者 马延君 摄
跳板吱呀响个不断,郭艺站在池边看着孩子们扑通扑通地落进泳池。那天下午,四五个小孩子被送来测验体能,家长不断探问,“教练,你看我家孩子有没有跳水天分”?
这是以往从未有过的状况,此前进入体校的孩子往往会被打上“学习欠好”的标签,全红婵的夺冠为体校增添了一丝光辉,惋惜大部分孩子都因“没有身体优势”落选。
15岁的小佳在跳板和泳池间不断往复,身体不适的全锦梅坐在池边,安静地看着水面。小佳、全锦梅是全红婵在体校最要好的朋友,她们简直一起进入体校操练,在此现已度过了八九年的操练韶光。
在全红婵的光辉之下,许多人不断的诘问他们,“好朋友夺冠是什么感觉?”“你们平常怎样共处?”“你觉得全红婵是什么样的人?”被问得多了,她们只好腼腆地笑笑,不肯再讲。
“你喜爱跳水吗?”面临为数不多的,针对她们的发问,两人下意识地给出了令人满意的答案——“喜爱”。至于被问到“进入水里是什么感觉?”两人相视一笑,摇摇头说道:“没什么感觉。”
全锦梅性情内向,总会把家长与教练告知的事用心做好,喜不喜爱跳水好像仍是件未经思考的事。小佳开畅,掰着手指给出了实在答案,“跳水会被晒黑,还要剪短头发,不能吃零食,这些都不喜爱。”
对这儿的大多数孩子来说,跳水是一个无意识的挑选,每年都会有孩子由于身体条件优异,被选到体校,开端一至九年的操练,或许走得更远——被选入省队,或许只能在某一阶段挑选中止操练,回归一般升学路途。
运动是朴实的,仅仅队友夺冠后,成人国际的衡量规范忽然被推到了这群孩子面前。
3年前,小佳曾和全红婵一起前往广东省队承受操练,在郭艺看来,两个女孩有着相同拔尖的天分,比较全红婵分外杰出的迸发力,小佳则是全项均衡的跳水选手,仅仅没过多久,小佳就因手部受伤不得不退回体校。
曾获全国跳水冠军,17岁因伤病退役的郭艺领会过竞技体育的严酷,只要站在最高处,才最注目。但对大多数孩子来说,“走运”总是稀缺,不是每个人都能在这条路途上摘得果实。
从省队回来后,郭艺注意到小佳有些丢失,从前最爱笑的孩子偶然会变得缄默沉静,不再吵着要吃零食,现在最好的朋友夺冠,他会伪装不经意地叮咛她和全锦梅,“你们学习更好,好好极力,未来会有不同的人生。”
不过对孩子们来说,外界的种种改动还未改动她们的小国际。回国抵达阻隔点,全红婵先给全锦梅打来视频,展现自己的房间,两个小姑娘凑在镜头前看着对方,红婵诉苦着:“现在只要我自己了,好无聊啊。”
完毕视频没几分钟,她又给全锦梅发来十元钱的微信红包,“请你和小佳吃雪糕”。
8月10日,跳水队员们正在操练馆中学习动作。新京报记者 马延君 摄
绵长的攀爬
即便是最走运的“天才少女”,在寻求“更高、更快、更强”的尖端体育赛事中,也面临着绵长的攀爬。面临媒体采访,三位教练不谋而合地表明:“全红婵还没到最安稳的时间。”
简直每一位女子跳水运动员都要面临发育问题。何威仪解释道:“女孩出成果往往更早,但青春期发育带来的变数也会更多,不能长胖,身高不能陡增,体型不能改动太多。”
前往国家队集训的9个月里,全红婵整整长高了5厘米。从专业运动员升至尖端运动员的过程中,身体是最精细的兵器,每一寸改动都显得至关重要。长高意味着需求更多的肌肉,来支撑每一次跳动,操控身体的起伏。
那9个月,何威仪每天都在调查记载全红婵的状况,调整操练强度,“练得多了怕她吃不消,练得少了又怕肌肉回忆消失。”
除了身体,心态调整也至关重要。看着与全红婵有关的新闻不断冒出来,郭艺难掩忧虑,“给孩子的压力太大了,全运会立刻就要来了,凡是呈现一点点小失误,都会被扩大无数倍。”
郭艺还记住,从赛场上下来,全红婵给他发了一个表情包,“我拿到金牌了”。他提示全红婵,要给每一位协助过她的人发一条感谢短信。隔了一瞬间,全红婵回复道:“我很想感谢他们,但我不知道怎样说。”
最终,女孩给教练们别离发了一张自己拿着金牌的相片。
光辉之下,全红婵依旧是个14岁的孩子。“那么多人评论她的家境,不知道小孩子心里会不会不舒服”。在教练们看来,假如全红婵再晚一点站上奥运领奖台,“她的状况和心智都会更老练”。
夺冠后,全红婵的清贫家境被重复提及,网红来到迈合村直播,会成心将镜头对准全家屋后寒酸的冷巷,和裤脚上还蹭着泥土的全文茂。
对全文茂来说,连日来的焦虑与疲乏也现已压过了女儿夺冠的高兴。怕影响女儿备战全运会的心境,竞赛完毕后,父女俩还没有联络过,他没敢告知全红婵,奶奶摔倒了,母亲也因劳累身体不适。
但无论如何,走运现已提早将少女带到了顶峰。全红婵的夺冠不只改动了自己的人生,也让更多人看见了命运的另一种或许。
体校的跳板还在响个不断,太阳行将落山,一个肋骨凸显的小男孩爬上跳板,打开双臂,迎着落日跳了下去,水花漾起又很快平复,郭艺点点头,悄然对旁人说道:“你看,他或许便是下一个全红婵。”
文 | 新京报记者 马延君
修改 | 陈晓舒 校正丨吴兴发